从《新概念》三册看英语思维习惯
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不是词汇,不是语法,不是句型结构,而是英语的思维习惯。因为以应试教育见长的中国学生,在记忆和逻辑方面是很有优势的,这点在中国学生的GRE成绩能够拿到高分甚至满分,令美国学生都望尘莫及这一点中可见一斑。而对于英语的思维习惯,很多中国学生是把握不准的,也是制约我们英语水平飞跃的一个瓶颈。
语言是思维的支撑和表达的工具,语言的背后更多的是隐藏的文化风俗,思维习惯。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历史,文化,地理特征,因此体现的思维习惯千差万别。如果我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无法领会英语思维的话,而用我们的中国人思维去遣词造句,必然只能说出来让老外摸不着头脑,只有中国人能听得懂的Chinglish。于是我们很多同学会说,发现和中国人交流英语会容易很多,原因就在这里了。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在《中国人学英语》(修订本)中谈道:“我相信,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……让他通过比较得到更深刻的领会。”那么如何说出一口纯正地道的英语,真正地和老外达到深层次,高度融合地交流呢? 好在我们有新概念英语,从中我给大家总结了英语和汉语的思维差异,并以课文中的例子加以佐证。
一、 英语多用有灵主语,汉语多用有灵主语
“灵”即生命,英语思维比较客观,以事物作主语较多,汉语思维较主观,以人作主语较多。
例句: Lesson 1: When reports came into London Zoo that a wild puma had been spotted forty-five miles south of London, they were not taken seriously.
译文:当伦敦动物园接到报告说,在伦敦以南45英里处发现一只美洲狮时,这些报告并没有受到重视。
在简奥斯丁的著名小说Pride and Prejudiced的最让人印象深刻的第一句话:
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.
译文:人们公认这样一个事实,一个有钱的单身男子一定想要娶个妻子。
二、和对于英语语族的人来说,汉语族人喜欢用动词表达自己,而英语族人注重抽象思维,常化动为静,善用名词。
例句:Lesson 45: As the parents had five children, life was a perpetual struggle against poverty.
译文:家里已有5个孩子,全家人常年在贫困中挣扎。
上课时我在讲这句话之前,让同学们先看这句话的译文进行翻译。几乎所有的同学的译文结构如下:
The family has five children and they have to struggle against poverty all year round.
译文虽然不尽相同,但“在贫困中挣扎”都是用动词词组。接着我再让学生们看到我们原文中的名词形式,从而加深了他们对于英语中善用名词结构的印象。这个知识点也与25课《“卡蒂萨克”号帆船》中的,She serves as an impressive reminder of the great ships of the past. “reminder”这个名词的活用而不用“remind sb of sth”结构的用法是一致的。
汉语先讲原因再讲结果,英语先讲结果再讲原因。中国人的文化比较含蓄,在进行了一些铺垫阐述以后,认为结果对方能够揣测到,使这个结果或者要求自然而然。英国人思维方式直接,说话方式喜欢开门见山,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前面。
当我们问朋友借钱时,我们会说:“我被老爸赶出了门,被女朋友踹了,现在又碰到了经济危机找不到工作,你能不能借我100块钱?”
但同样的情况一个英国人会说:Could you lend me 100 yuan? You know I was expelled by my father, dumped by my girl friend and what is worse I am jobless due to the economic crisis.hxw.red